【雨湖诗韵】第100期:同题雅韵题《望衡亭》



本次《同题雅韵》七律题《望衡亭》,由主评唐江初老师出题,参与评分的有唐江初、崔良琳、 崔杏花三位老师,收到众诗友投稿43首(其中评委与成书记、陈社长的共5首未参评),三位评委从不同角度认真评分,相加后得出平均分,由高到低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。


在来稿征诗43首律诗中,水平比以前整体有所提高。但有部分作者在用韵上有误,平仄失替或有明显笔误,甚为遗憾。参赛评委难免有个人之喜好,导致遗珠,敬希众诗友见谅。




一等奖  陈维昌  


静倚轩亭感物华,

衡山隐隐暮云遮。

持竿人自存芳躅,

近渚崖犹吻浪花。

入塚衣冠终古奠,

誓师舟楫至今夸。

遥看最是钢城火,

一响钟声十里霞。


唐江初主评:

望衡亭临崖处相传晋都督陶侃曾在此垂钓;壶山上葬有明何腾蛟衣冠塚;清代湘军水师曾操练于杨梅洲一带水域;此处可遥望十里钢城一一湘钢,其每逢出钢,红透半边天)。在参与评奖征诗中,从布局谋篇,写作手法确实独到之处,也有提升的空间。



二等奖  张胜春  


地维石柱晓烟冥,

旭日江声雾满亭。

店铺门开偏爱酒,

寺庵僧闭亦通灵。

波从稚燕歌中绿,

洲向花鹃啼处青。

总与窑湾连接紧,

渔翁喜钓散微腥。


唐江初主评:

首句"地维石柱晓烟冥",化用无痕,二联"店铺门开偏爱酒,寺庵僧闭亦通灵"。动静有情。"波从稚燕歌中绿,洲向花鹃啼处青”。“酒”对“灵”,“绿”对“青”两联如仔细打磨,转折处与结尾能升华此诗会更好一些。



二等奖  李硕洪  


壶山拾级望衡亭,

岳色清波入眼青。

陶侃家风昌慎独,

腾蛟气节益长馨。

钟鸣梵宇唐兴寺,

水拍洲头垂钓舲。

千里湘江湾第一,

凭栏远眺扣心灵。


唐江初主评:

"壶山拾级望衡亭,岳色清波入眼青。"清新点题,"陶侃家风昌慎独,腾蛟气节益长馨"。陈述史迹,颇有教益。"钟鸣梵宇唐兴寺,水拍洲头垂钓舲。"。旧景新貌,俱于画里。“千里湘江湾第一,凭栏远眺扣心灵”。作者熟悉湘潭地理人文,望衡亭所在地是千里湘江第一湾。用典信手拈来,但颈联下比对仗如提升有冲击一等奖机会。



 三等奖  李笑白  


拾级登临一望中,

披襟猶纳晋唐风。

孤亭遥对高峰塔,

陋巷难寻万寿宫。

寺庙翻成新格局。

街衢不似旧玲珑。

陶何双冢松楸直,

节义千秋异代同。


唐江初主评:

“拾级登临一望中,披襟猶纳晋唐风”。俨见晋唐雅士。"孤亭遥对高峰塔,陋巷难寻万寿宫"。不胜沧桑之感。"寺庙翻成新格局。街衢不似旧玲珑"。市井萧条,忧乐所系。"陶何双冢松楸直,节义千秋异代同。此诗怀古之作,作者老湘潭,人文典故信手拈来,年少骑车穿街走巷非常熟悉。"足见诗人耿介之风。



三等奖  谢紫云  


片石沧桑古韵浓,

霜侵浪袭立长空。

壶山弄色团团绿,

菡萏分香岁岁红。

望岳听涛于物外,

声留雁过入云中。

锦湾名刹钟魚晚,

万里归船万里风。

注:钟魚即钟声


唐江初主评:

片石沧桑古韵浓,霜侵浪袭立长空”。以石入笔,以小见大。”壶山弄色团团绿,菡萏分香岁岁红”。山光水色荷香,已于画中。“望岳听涛于物外,声留雁过入云中。”大妙,有超悟之境。"锦湾名刹钟魚晚,万里归船万里风“。诸般妙境,俱归万里,万里归来收获满满。欲借万里风,希望多多。



三等奖 李宁路  


云外晴光满画屏,

一湾秀水柳青青。

新桥影下人初至,

古寺碑前梦已醒。

北去湘江思邈邈,

南瞻衡岳意冥冥。

潭城胜景凭谁护,

洒落幽怀向石亭。


唐江初主评:

“云外晴光满画屏,一湾秀水柳青青”。景色宜人堪一笑。“ 新桥影下人初至,古寺碑前梦已醒。”若有所思,若有所悟。“ 北去湘江思邈邈,南瞻衡岳意冥冥”。有所叹者,有所思焉。“潭城胜景凭谁护,洒落幽怀向石亭。”凭谁护?重整河山待后生……



优秀奖20名:

张伟新 毛鑫铭 齐云贵 谭淑芳

李红莲 邹顺良 陈   劲 田舜清

李卫东 吴希彦 文建华 刘菊生 

李新民 刘小玲 杨爱莲 陈达泉 

吴伯早 陈旭东 向春华 谢建平

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雨湖诗韵